環境
飛宏深切體認地球資源及永續發展的重要,除積極推動環境管理系統並響應國際減碳趨勢,以2021 年為基準年,目標2030 年減碳42%(範疇1+2),邁向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
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
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飛宏2022 年正式簽署支持「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與國際標準接軌,2024 年飛宏首次依循TCFD 及TNFD 之框架,聚焦於治理、策略、風險與影響管理、指標目標四大構面揭露氣候與自然相關事項,持續透過建立完整氣候自然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藉由財務影響之量化資訊,清楚瞭解氣候自然風險與機會對公司營運過程與策略的潛在影響,有效監測、控制與回應各項氣候相關議題,掌握營運發展與創新的機會並實踐各項永續管理作為,積極邁向低碳經濟轉型的目標與願景。

飛宏依據TCFD 與TNFD 框架,建立完善的氣候及自然治理架構,以確保相關風險與機會能夠有效分責管理,並融入企業營運與決策過程中。董事會作為集團氣候與自然治理的最高決策單位,下設「永續發展委員會」,由集團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永續長及各事業單位一級主管共同參與。委員會負責監督集團在氣候與自然議題的執行成效及目標達成進度,並積極推動董事會在審議重大決策時,全面評估氣候與自然議題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依賴關係及風險與機會,充分吸納各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確保決策過程平衡永續發展與企業營運需求。
在管理與執行層面,「永續發展辦公室」由永續長領導,作為集團專責ESG 事務的核心單位,並負責召集「氣候及自然專案推動工作組」。該工作組負責統籌年度氣候與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的鑑別、評估與管理流程,協助董事會及「永續發展委員會」掌握潛在風險與機會,確保營運風險得到有效監控,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各參與部門依其職責範圍,對風險與機會項目的發生機率及潛在影響進行評估,建立健全的風險與機會管理機制,制定必要的因應策略並確實執行。永續長將每季向董事會報告「氣候及自然專案推動工作組」的執行情況與進展。


飛宏深刻認知氣候與自然風險與機會對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並將低碳轉型與環境永續納入核心策略。集團已設定具體淨零排放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承諾,並透過前瞻性管理與創新技術減少營運對環境影響。
飛宏致力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已制定具體減碳措施以符合全球淨零轉型及國際標準。集團的減碳目標已通過SBTi 審查,目標於2030 年將範疇一與二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42%,範疇三碳密度較2022 年減少51.6%,並於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為達此目標,集團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並透過自建太陽能發電設施及購買綠色電力憑證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工廠端導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能源效率。
在產品端,飛宏積極開發低碳創新,選擇環保材料並優化製程,減少產品碳足跡。例如,利用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 技術開發的DIY 工具機充電器「Power-tool Charger」,提升能源效率並減少碳排放。另將碳化矽(SiC) 技術應用於自行車充電器「For E-bike Charger」,實現體積與重量減輕,同時降低能量損耗,提升能源效益。馳諾瓦則專注於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及基礎設施諮詢服務,憑藉強大技術背景,已幫助全球安裝超過100,000 個充電樁,推動綠色交通轉型與零碳排放目標,為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減緩作出重要貢獻。我們亦積極與供應鏈夥伴合作,推動減碳計畫,促使供應商實施碳盤查與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確保供應鏈全面低碳轉型。
飛宏根據影響時間將氣候與自然議題帶來的風險與機會分為短期(2 年內)、中期(2-6年) 和長期(6 年以上)。永續發展辦公室定期透過國際研究報告、產業趨勢分析及多方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系統性的識別潛在風險與機會。2024 年飛宏共收集了11項風險和6 項機會。在氣候及自然專案推動小組定期會議中,透過問卷方式邀請各部門根據風險與機會的發生可能性及衝擊程度進行綜合評估,並排序優先管理的關鍵項目。在綜合評估發生可能性與潛在衝擊程度後,辨識出前6 項發生可能性且影響程度較高的主要風險,以及前3 項具潛力之主要機會。
主要風險方面,包括極端氣候事件對廠區營運的衝擊、全球淨零政策推動所引發之轉型成本壓力、碳定價制度可能造成的供應鏈碳成本轉嫁風險等。此外,氣候變遷導致的長期升溫與降雨型態變化,亦將增加營運管理成本與中斷風險。為減緩風險之衝擊,本集團已建置完善風險辨識與因應機制,確保營運及價值鏈之韌性與穩定性。在機會方面,飛宏集團將低碳轉型視為核心策略,透過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優化與再生能源應用等措施,創造市場競爭優勢。例如,開發更高效能的節能電源產品,以滿足客戶對低碳產品的需求,並積極參與國際綠色供應鏈計畫,拓展業務機會。綜上所述,飛宏透過明確的策略規劃與執行,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與自然風險,並把握綠色轉型機遇,確保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飛宏全面辨識內外部潛在風險與衝擊,涵蓋營運、技術、資安、設施、供應鏈、財務與人員等領域。我們已建立完整的應對機制,涵蓋預警、應變、危機處理與復原行動,並設專責單位負責執行,以提升風險韌性,確保營運穩定與永續發展。
風險管理框架
我們持續優化風險管理機制,定期辨識新興風險,提升應變能力與營運韌性。風險治理組織由集團總經理擔任執行長,整合跨單位資源,依據風險管理手冊,系統化評估營運相關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 風險,以強化企業韌性與永續發展能力。集團總經理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與成果,確保董事會有效監督風險治理機制的落實。
風險機會辨識及評估流程
飛宏建構全面性氣候與自然風險管理機制,以前瞻思維識別挑戰與商機,並納入企業策略與日常決策。我們遵循四大步驟進行風險與機會評估,確保妥善管控風險並充分把握機會,以提升組織韌性與創造永續價值。針對關鍵風險與機會,我們制定可量化的因應策略與行動方案,設立績效指標與階段目標,並透過PDCA 持續改善原則定期檢視管理成效,確保機制靈活有效,並適時調整策略應對市場變化。透過完善的風險與機會評估管理流程,飛宏集團不僅能快速因應國際監管與市場變動,更積極擴大對價值鏈的永續影響力,促進合作夥伴共同參與氣候與自然行動,確保集團在低碳轉型中保持領先優勢與營運韌性。

鑑別出關鍵氣候相關之風險後,我們進一步針對已辨識之重大氣候與自然風險進行量化評估,掌握於不同氣候情境下,於短期、中期及長期可能面臨的風險樣態,據以擬定減緩或調適措施,詳細資訊請參考2024 年飛宏氣候與自然生物多樣性報告書。



價值鏈自然風險評估
對應自然風險管理的新興趨勢,本年度啟動價值鏈生物多樣性敏感區域的潛在影響與風險評估,我們採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之 Biodiversity Risk Filter 工具,針對上游供應商、自身營運據點與下游廠商的所在地進行評估,作為未來氣候與自然相關風險管理及資訊揭露的重要依據。
本次評估涵蓋100% 之營運據點、核心供應商以及所有廢棄物委外清運商的據點位置,並依據各地區對「保護區(Protected Areas, PA)」與「重點生物多樣性區域(KeyBiodiversity Areas, KBA)」的潛在影響程度進行風險分類,以確保分析結果的完整性與代表性。
影響程度劃分為1( 最低) 至5( 最高) 五個等級。我們將所有據點依據分數落點區間(1、1~2、2~3、3~4、4~5) 進行統計,並分析各階段是否涉及高潛在風險區( 即分數為4~5 者)。
從下圖可見,本集團無論在上游供應商、營運據點,或下游客戶,均無據點落入生物多樣性高度敏感區( 分數為4~5)。大多數據點集中於中低風險區(2~3 與3~4 之間),顯示目前價值鏈整體對生物多樣性之涉入風險較低。 儘管目前無重大涉入高風險區,但飛宏集團仍將持續監測價值鏈據點所處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風險變化,並將此類資訊納入供應商選擇、場址規劃及永續策略中,以降低對自然資本的潛在衝擊,強化自然相關風險的管理能力。

營運不中斷,應變更穩健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全球極端氣候與突發災害頻繁發生。為強化應對風險的能力與營運韌性,飛宏已制定業務連續性規劃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BCP),作為營運中斷風險的應變依據。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啟動應變機制,確保營運即時恢復,將衝擊降至最低。
為確保BCP的長效運行,飛宏每年定期檢討與優化計畫內容,並與關鍵績效指標(KPI) 連結,以提升整體應變效能與管理成效。該計畫適用於集團內所有子公司與分公司,由總經理統籌規劃,確保各項營運績效指標的有效落實。目前,飛宏已針對天然災害、人為災害、製品安全、傳染疾病、工安事故、資訊安全、供應商緊急事故七大營運中斷風險,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SOP),並透過保險機制分散潛在風險,降低重大事故帶來的財務衝擊,確保企業穩健經營。
為因應氣候與自然變遷對營運可能造成的衝擊,飛宏訂定綠色營運目標,並從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發電量、水資源使用及廢棄物等面向,推動具體策略與目標設定。公司亦透過每年檢視執行成效,持續研擬與落實改善措施,以強化環境管理效能。

飛宏於2021 年主動參採「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 規範,提交減碳承諾書。2023 年11 月,我們進一步依循SBTi 淨零標準(Net-Zero Standard),設立「在2030 年前,範疇1+2 以2021 年為基準年,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42%;範疇3以2022 年為基準年,碳密度排放量減量51.6%。」的科學基礎減碳目標。以響應《巴黎協定》致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不超過1.5° C。該目標已於2024 年3 月獲SBTi 審核通過。
在減碳成果方面,飛宏透過大幅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汰換老舊空調冰機,以及優化產品結構等策略,集團2024 年度相較於2021 年( 基準年) 整體排放強度下降17.25%,減碳幅度達26.59%,遠超過原定目標。此外,針對範疇3的中長期減碳計畫,飛宏積極透過永續採購布局、在地化管理及價值鏈碳足跡減量三大策略,推動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全面落實永續發展承諾。展現出飛宏對氣候變遷及永續目標的關注及積極行動。


國際非營利組織 CDP 的年度環境資訊揭露與評分機制,被公認為衡量企業環境資訊透明度的重要標準。飛宏長期參與CDP 供應鏈計畫,透過CDP 平台揭露企業在環境影響、風險及機會方面的關鍵資訊。在2024 年CDP 評鑑報告中,飛宏
於「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 及「水安全」(Water Security) 兩大環境議題評鑑分別獲得B 及B-,首次晉級至管理級(Management Level),相較2023 年大幅躍進三級,顯示飛宏在氣候變遷應對與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努力獲得高度肯定。
